查看原文
其他

世界上最强大的征服者

2016-12-26 joseph 心灵摄影



一个有生命力的平台

ID:Christmas1988 

世界上最强大的征服者


 有人这样形容人生,十几岁尚未懂事,二十几岁天不怕地不怕,三十岁忙忙碌碌,五六十岁谨小甚微,七十来岁毫无乐趣,八十来岁可怜兮兮,至终踏上黄泉不归路。


 人活一天就意味着向死亡迈进了一步,换句话说离死亡近了一天,死亡在我们人生的终点等待着我们,可以说,死亡临到之前,一切生命的活动都是在死亡之中进行的,所有的人一生下来就已经接到了死亡宣告书。




 “死亡”这个不速之客,不是预先通知你才来拜访的。无人能逃脱死亡的魔爪,他会与我们的心愿毫无相关的地来找我们,会在不知不觉中闯入我们的人生。当死亡忽然临到,你的灵魂却无处可去时,那该多么惊慌。


无论是谁总有一天都要独自面对死亡,即使我死去,大部分人也不会关心我的离去,照样过自己的生活,因此死亡是凄惨又孤独的事情。有些人理直气壮的说:“人死如灯灭,死了就都结束了!”没有死过的人怎能确信死了就是结束呢?耶稣基督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复活了,所以他有资格准确地说明死后的世界,有人说死亡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征服者。然而有一位可以征服死亡,他就是耶稣基督。


 曾有几年时间,我经常去给监狱里的囚犯们讲解圣经,有一次我听到了关于死刑犯的事情,大部分死刑犯都上过报纸的头条,他们看起来很凶很,到了执行死刑的那天,听到狱警们的脚步声,他们便吓得魂飞魄散。各自向神祈祷,或在心里不停的呼唤“妈妈”。


 人们为什么惧怕死亡呢?在大海上航行的人为什么惧怕冰山呢?因为看到的冰山只不过是整个冰山的一角,巨大的冰山潜伏在水下必须谨慎绕行,真正令人惧怕的不是眼所能见的,而是眼所不见的。人们惧怕死亡是因为自己的灵魂本能的感觉到死亡之后,将要面临恐怖的世界。如果能完美的证明并且百分之百地确信死亡之后没有神的审判,那么人们又何必惧怕死亡呢?




 人们努力说服自己不要惧怕死亡,可是死亡一临到就不由得感到恐惧,再怎么努力,灵魂也本能的无法否认死亡之后有着某种恐怖的世界,恐怖的事物在等待着。为了把我们从死亡的恐惧中释放出来,赐给真正的平安,永远的生命和天国的盼望,耶稣基督来到了这世上。


 【来 2:15】 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。


 【来 2:9】 惟独见那成为比天使小一点的耶稣(或作“惟独见耶稣暂时比天使小”),因为受死的苦,就得了尊贵、荣耀为冠冕,叫他因着 神的恩,为人人尝了死味。


 《圣经》中有一生这个词儿,还有永生这个词,一生意思是一次而终的生活,永生意思是永无止境的生活,永远不死。耶稣基督里有永生之路,能战胜死亡,能让我们在天国里永远生活。





虚无的哲学


 德国厌世主义哲学家叔本华是个本性多疑的人,有了金币时他生怕丢失,就藏在墨瓶里,有了钞票时它就藏在床底下,收到信时他生怕看到不幸的消息,总是犹豫看还是不看,夜晚床边如果没有短剑或者子弹上膛的手枪他就不能入睡。他逝世于1860年,临死前他生怕自己在假死的状态下被埋葬,便留下了遗言,让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不要盖上棺盖。




 他认为人眼睛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从生存意识中表现出来的,这意识是邪恶的,是一切苦恼的根源,若想从这烦恼中得到释放,就必须过禁欲的生活,达到佛教超脱的境界。


 有一天,叔本华坐在公园的长椅上。夕阳西下,夜幕渐渐降临,可是这位老哲学家仍然坐在那里一动不动,陷入了沉思中。


 公园管理员在闭园前都会检查公园里有没有剩下的人,那时突然发现有一位老人家仍然坐在长椅上一动不动,仿若一尊石像。

 “老人家,天色不早了。”

 “……”

 “老人家该回去了,快起来吧!”

 “……”

 “咦?这老人家是不是耳背啊?”

 于是管理员而贴近书本华的耳边大声喊道:

 “老人家,您从哪里来?现在该回去了!”

 叔本华这才抬起头来,像刚从睡梦中醒来一般,慢慢地睁开了眼睛。

 “你是在问我从哪里来吗?我就是因为不知道才这样发呆。你说让我回去,人生已到黄昏,我却不知道要回到哪里去。如果我知道从哪里来,要往哪里去……”

 叔本华太深深地叹息着走出了公园。


 哲学源自于人的想法,是人离弃神之后衍生出的产物。因此,哲学绝对解不开我们人生的根本问题。


 苏格拉底说你要认识你自己,但是人怎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呢?若有能原本照出我们一样貌的镜子,我们就能看到自己,知道自己的模样。像这样,创造我们的神的话语就像一面镜子,只有在这面镜子面前,我们才能正确的看到自己内在的面目。




 有一天,孔子的门徒季路问孔子:

 “敢问死”(请问死是什么?)

 “未知生,焉知死?”(连生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能知道死呢?)

 孔子也没能解开人生的谜底。他说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”(早晨得知真理,当晚死去也可以。)孔子虽然渴慕真理,但他同样也是人。他在《论语述而篇》中叹息道,子曰,德之不修,学之不讲,闻义不能徙,不善不能改,是吾忧也。”大意是,:“人们不去修德,不讲求学问,知道义却无法去做,不能改掉恶习,这些都是我的忧虑。”这就是寻求真理、热心学习、修炼己心之哲人的极限和真实告白。


 出于人的学问或哲学不能成为真理。惟有永活的神,创造万物、主管万有的神的话语才是真理,才是开启人生的里程碑


 【西 2:8】 你们要谨慎,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学和虚空的妄言,不照着基督,乃照人间的遗传和世上的小学,就把你们掳去。





心灵摄影

信仰故事


十四.永无人烟的文明古国巴比伦。

十五.以色列的九死一生。

十六.蜜蜂的生命旅程。

十七.《圣经》正典的由来。

十八.《圣经》中的科学预见。

十九.以色列人为何有四种称呼呢?


请点击「写留言」,谈谈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吧 O(∩_∩)O


↓↓↓ 点击"阅读原文" 【进入交流部落】  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